1954年始,苏联援助新中国156项工程,毛主席对赫鲁晓夫讲的第一项就是我要一支空军。朝鲜战争开始时,原先与斯大林约定:由苏联出空军,后来苏联空军不过鸭绿江,因此毛主席下决心一定要组建自己的空军,它的基础就是要有自己的飞机工业。为此中央决定在沈阳建厂(156项苏联援建工程之一),专门生产喷气式战斗机,为配合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要求中国科学院配合一机部生产飞机发动机,其中冶金部要求金属研究所承担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关键材料:高温合金的研制任务。
李薰所长非常重视这一任务,从1956年开始他亲自挂帅,成立高温合金组,并指定4个副组长,张沛霖(时任金属研究所科技处处长),郭可信、师昌绪和庄育智,秘书是龙期威(时任科技处常务副处长),共6人的领导班子,下面分三个小组,朱耀宵和吴平森分别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负责人。朱耀宵组负责建蠕变实验室、金相实验室和热处理实验室;吴平森组到工厂调研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李所长最突出的特点是看的远,真空冶金是国外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冶炼高合金钢时减少钢中氧化的效果非常显著。李所长从国外进口一台10kg的真空感应炉;当时苏联技术制造的涡轮叶片是锻造成型的,主要的问题是锻后晶粒度不合格,这一问题就是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的起步。
高温合金与其它工业生产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考虑将来的发展空间。经过通盘考虑,1957年冬,李所长将高温合金组分成205,206,207和208组,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205组主要研究铁基、镍基高温合金;206组主要研究难熔金属,包括钨、钼、铌等;根据卡诺定理(η=1-T1/T0),要想飞机的动力性能好(热效率高),热机的低温热源与高温热源的温度之比一定要小。由于涡轮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为450℃,不能再低了。因此,要想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热效率)必须提高工作温度。纯Ni的熔点只有1453℃,而W,Mo可以达到2000℃以上,发展潜力较大,但是限制W,Mo使用的主要困难是合金的塑性低,以及合金的氧化,超过500℃就快速氧化,生成的可挥发的气态氧化物,没有保护性。因此,必须解决难熔金属的氧化问题。207组主要研究金属陶瓷,当时认为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包括高温力学性能)很好,主要不足是材料的脆性,因此研究的目标是改进金属陶瓷的韧性指标;208组主要研究高温涂层,这是提高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两个主要途径之一(另一个是合金化),特别地高温合金涂层希望有自愈合的性能。
高温合金组采用导师制(英国传统),让年青人担任组长。205组组长朱耀霄,导师师昌绪;206组组长吴平森,导师庄育智。每个组就地招兵买马,在全所自由挑选。
李所长虽然将高温合金分成几个团队,但关键的决策仍然是李所长拿主意,当时205组负责做铁基高温合金,冶金部副部长刘彬带了一个中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考察苏联的高温合金研究与发展。后来金属所的张沛霖和高景之又去了一次苏联(苏联科学院巴依可夫冶金研究所),在访苏期间,张沛霖私下获得一个合金配方,其中有8个合金元素,这就是金属所研制高温合金的起点。
干了一段后李所长发现了其中有问题。当时距40年代发明喷气机已有10多年了,都是采用变形合金,工艺是:铸锭→锻造→压力成型(叶片),由于高温合金主要在高温下使用,自然要求高温强度好,因此与其它合金不同,高温合金的热加工必然十分困难。因此,这是一个悖论,即用热变形的方法很难得到既有良好的热变形加工性能,又同时具有高的高温强度的合金材料。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就是李所长,他觉得做研究就要有开拓性,做老祖宗的工作。有没有可能用铸造的方法直接生产叶片?这方面国外的经验是:铸造叶片在德国已经完全失败;英国人认为铸造叶片的可靠性不好,发动机中有一个叶片失效就会导致机毁人亡,因此铸造叶片不可行;苏联专家也坚持反对铸造叶片;只有美国人对铸造叶片的可能性正在进行试验和探索。
当时在苏援项目上,毛主席有一句话,技术上一切听老大哥的。李所长顶住了这句话,他要另外开辟铸造高温合金新路子。开始阶段,按苏联的老路,研究变形高温合金牌号是519合金,作为涡轮叶片材料。在李所长决策下,金属研究所1957年开始全面转向铸造高温合金的研究,我们研究的铸造高温合金是916合金。
大跃进时期,工厂的部分设计人员支持用铸造叶片代替锻造叶片,但很多人反对,特别是苏联专家反对,他们认为铸造叶片不可靠。最基本理由有两点,第一,高温合金中Al,Ti含量高,冶炼铸造时,这些元素易于氧化形成夹杂;第二,铸造组织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组织疏松等铸造缺陷,铸造工艺本身很难消除这种组织疏松,而锻造叶片可以在热加工过程中及时发现上述铸造缺陷,并清除铸造组织中的组织疏松。经过对这些反对意见的仔细分析后,李薰认为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他提出铸造叶片可以成功的几条理由:第一,对于高温合金中Al,Ti合金的氧化和氧化夹杂物问题,当时金属研究所已经装备了真空冶炼设备,可以解决氧化夹杂问题;第二,根据涡轮叶片损坏情况统计,主要是叶片根部的疲劳折断,而不是蠕变,铸造叶片可以在叶片冠部设计一个减震冠,使跟部疲劳应力减少到原来的1/4,而锻造叶片由于难于成型,无法改变叶片冠部的形状结构,因此铸造叶片抗疲劳损坏的性能可能比锻造叶片更高;第三,由于不需要进行后续的热变形加工,铸造叶片可以添加更多的合金元素,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
根据李薰的意见,金属研究所坚持采用铸造工艺研制涡轮叶片,第一批样品诞生于1958年,但送到工厂时,驻厂的苏联专家不同意铸造叶片装机试验。他们认为中国人还不会走,就要想跑;并认为真空冶炼是一种象牙塔技术,只能用在实验室,不可能在生产中获得实际应用。当时只有金属研究所装备了真空冶炼炉,他们要求必须用工厂冶炼车间的常压炉冶炼,生产铸造叶片;因为涡轮叶片工作时高速旋转,有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叶片材料的冲击功不得低于2kgm,否则不能上飞机试验。经过大量试验,常压炉生产的铸造叶片冲击功从最初的1.1kgm逐步提高到1.6kgm,但仍然达不到苏联专家的要求,因此被卡住了。
大跃进时期,工厂的部分设计人员支持用铸造叶片代替锻造叶片,但很多人反对,特别是苏联专家反对,他们认为铸造叶片不可靠。最基本理由有两点,第一,高温合金中Al,Ti含量高,冶炼铸造时,这些元素易于氧化形成夹杂;第二,铸造组织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组织疏松等铸造缺陷,铸造工艺本身很难消除这种组织疏松,而锻造叶片可以在热加工过程中及时发现上述铸造缺陷,并清除铸造组织中的组织疏松。经过对这些反对意见的仔细分析后,李薰认为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他提出铸造叶片可以成功的几条理由:第一,对于高温合金中Al,Ti合金的氧化和氧化夹杂物问题,当时金属研究所已经装备了真空冶炼设备,可以解决氧化夹杂问题;第二,根据涡轮叶片损坏情况统计,主要是叶片根部的疲劳折断,而不是蠕变,铸造叶片可以在叶片冠部设计一个减震冠,使跟部疲劳应力减少到原来的1/4,而锻造叶片由于难于成型,无法改变叶片冠部的形状结构,因此铸造叶片抗疲劳损坏的性能可能比锻造叶片更高;第三,由于不需要进行后续的热变形加工,铸造叶片可以添加更多的合金元素,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
根据李薰的意见,金属研究所坚持采用铸造工艺研制涡轮叶片,第一批样品诞生于1958年,但送到工厂时,驻厂的苏联专家不同意铸造叶片装机试验。他们认为中国人还不会走,就要想跑;并认为真空冶炼是一种象牙塔技术,只能用在实验室,不可能在生产中获得实际应用。当时只有金属研究所装备了真空冶炼炉,他们要求必须用工厂冶炼车间的常压炉冶炼,生产铸造叶片;因为涡轮叶片工作时高速旋转,有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叶片材料的冲击功不得低于2kgm,否则不能上飞机试验。经过大量试验,常压炉生产的铸造叶片冲击功从最初的1.1kgm逐步提高到1.6kgm,但仍然达不到苏联专家的要求,因此被卡住了。
直到1960年,中国遇到巨大的经济困难,铸造叶片的研制工作逐渐停顿下来。要不是苏联专家的坚决反对和阻挠,中国的高温合金铸造叶片很可能在1958到1959年就试制成功了,那样就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美国人研制铸造高温合金叶片也是从1956年开始起步,1960年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初步成功,1963年开始装机试飞,本来中国的铸造高温合金叶片完全可以比他们更早。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全面撤走,1963年铸造高温合金的研究又重新起动,这时已经没有苏联专家的制约了,但在北京又成立一个航空材料研究所,该所受苏联专家的影响很大,坚决反对搞铸造叶片,当时航空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荣科力主搞铸造叶片,但在该所他的意见行不通,无奈荣科说:材料所不干,我找人干。于是他来沈阳,到金属研究所找李所长,李所长一听这个消息,就说一个字“行!”荣科得到李所长的支持后,向六院汇报,最后六院召集全国高温合金研究组开会,有冶金部钢铁研究院、航空工业部飞机设计所和材料所,以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会上金属研究所提出方案要搞气冷的空心叶片,叫九小孔叶片。经过研究与讨论,六院同意上马空心叶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也搞空心叶片,他们的方案与金属研究所稍有不同,是大孔叶片;而钢研院则提出用变形合金制造空心叶片,最后六院决定三个技术方案同时上马,谁搞出来就用谁的。
技术方案确定后,在具体的工艺路线上师先生(师昌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开始用各种方法做叶片上的小孔都不行,困难集中在选择型芯材料上。一天,师先生发现美国铸造杂志上登广告,出售石英管,联想到它的用途,一下子豁然开朗,这不正是苦苦追寻的型芯材料吗?开始也试验过石英材料,但由于用的是实心棒材,铸造后脱除困难,因而没有成功。改用石英管,后期就可以用酸脱除,这样石英芯料的脱芯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前后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空心叶片就试验成功了。最初是用一个金属试棒,铸造后用烟从孔的一端一吹,烟就从孔的另一端喷出去了,说明这一技术方案完全可行。
李所长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马上决定金属研究所全力做空心叶片,这种空心叶片装上飞机后,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涡轮工作温度可以提高100℃,由此飞机的动力性能大幅度提高。
不过空心叶片的研制并非一马平川,1965空心叶片装到涡轮发动机上第一次试车时,几分钟叶片就断裂飞掉了,经过事故调查,发现是榫齿断裂。这时一些原来对铸造叶片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就出来说,早就说铸造叶片不可靠,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通过分析,以前涡轮发动机的图纸是苏联专家带来的,后来的图纸是我们自己通过测绘苏联样品实物样品获得的,两者在对结构的理解上有差距。叶片有五个榫齿,在叶片的第一榫齿根部,既有疲劳应力,又有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因此,第一个榫齿受到的力最大。根据这一分析,第一个榫齿设计应当采用负公差,使其主要承受疲劳应力,而离心力由后面的几个榫齿承受,通过改进设计(调整公差)再做的叶片就没有发生断齿,从而顺利通过了试车。
1965年试车通过后,从1966年就开始大批生产,但是在批量生产中很快又有了成品率很低的问题。由于发生文化大革命,科研工作受到很大的冲击,铸造叶片成品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李所长在铸造高温合金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正确的决策,正是李所长极力主张并推动铸造涡轮叶片,这种新工艺路线才得以脱颖而出;第二,他作为所长组织全所力量进行攻关,这种叶片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试制成功。当时金属研究所一个研究室一般只有20-30人,而我们205组,一个组就有100多人。那时李所长地位很高,他一般不出面,而是把他的意见先告诉我,然后由我(朱耀宵),还有卢乃谦与钢研院的专家进行讨论或争论。最后,他出来作评判者(裁判),说我的意见是对的,这样项目就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