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了解金属所 |
您现在的位置: 师昌绪的科学人生 | 回到首页 |
师先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教育 |
作者:刘敏 | 2023-05-15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师昌绪院士从1955年回国,到1984年赴京调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他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工作30年,与金属所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着深厚的感情。师先生,是金属所上下对他的一致称谓。 回想起来,第一次见师先生大概是1992年春天师先生回所参加他的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走在园区里,一路和大家打招呼、拉家常,如此平易近人,感觉就像自家的长者一样。1995年我从研究室调到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师先生时任金属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因为工作关系和先生接触的机会多了,经常向先生寻求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对他在研究生教育、青年人才培养上的战略思考和具体做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高瞻远瞩,亲力亲为,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因受“文革”影响,国内科技界青年人才匮乏,特别是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断层的状况非常严重,师先生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急迫的心情,就极力倡导要大量招收研究生、加快培养青年人才。先生每次回所都要和时任所长的李依依讲:研究生是所里的一支新生力量,要注重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要让研究生完成研究所承担的大课题中抽出的一些小课题的系统工作,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他曾在“研究所要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一文中指出: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符合加速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教育方针。 1982年师昌绪所长在8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讲话 当时,师先生是所里仅有的几名博士生导师之一,为了扩大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他甘愿为有能力带博土生的研究员们铺路,帮助不同领域的导师们招收博士生,也带起来了一支博士生导师队伍。正是在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金属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目前有在学研究生790人,其中博士生492人。从1978~2015年,金属所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650余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400余人。一批批毕业生留所工作并快速成长为金属所科研和管理的中坚。据统计,在金属所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16人中,有14人是金属所的毕业生:20名研究部主任中,有14人毕业于本所。 金属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家综合性研究所,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内最早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也是1978年以来最早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单位之一,自1981年金属所成立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师先生担任了第1~7届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2008年还担任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名誉主席。作为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人,先生不仅重视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等重大事项,还在学生成长、培养过程等具体环节倾注心血,亲力亲为。不管是每年的开学典礼、学位授予仪式,先生都尽量出席,并亲自写稿,给学生做内容丰富的专题报告。2009年之前,先生几乎每年都回所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在学位授予仪式上,他为毕业生颁发证书、扶正流苏,我们担心长时间站立先生身体吃不消,但先生总是精神料,满面春风,他时刻注意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在1999年度学位授予仪式上,获得师昌绪奖学金的学生与师昌绪先生、叶恒强所长合影 先生一贯认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奋斗的方向。对于青年学子而言,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重要。同时研究生作为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加强他们的学风道德教育,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先生最后一次为金属所研究生做报告是在2010年9月2日的开学典礼上,报告的题目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发展历程与学风”。先生亲身经历过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金属所老一辈科学家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文化传统和学风道德教育课。 先生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强调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2007年,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金属所研究生部负责组织开设“材料研究经典案例”系列讲座。旨在通过讲授材料发展史,剖析材料科学领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创新案例,解读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的成功历程,从而激发研究生和青年科技人员的专业兴趣,感悟科学研究的真谛。我们在征求研究所内专家意见后,列出了一份讲座内容和讲座人的顺序安排发给先生,一是想征求先生的意见,二是希望先生能为系列讲座开个头。当时我心里有些担心,因这次讲座不同于以前的专题报告,是个命题作文,需要表练大量的文献资料,先生年事已高且工作繁忙,不忍心再给先生增加过多的工作负荷,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先生不仅从材料学科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出发完善了讲座目录,还推荐并亲自邀请兄弟单位专家担任专题主讲同时自己身体力行,于2008年7月18日回所亲自讲授第一讲“材料发展与人类进步”。年逾90高龄的师先生一讲就是两个半小时。研究所里郭可信大楼310报告厅座无虚席,大家不仅被师先生的精彩讲座内容所吸引,更是被先生的光辉人格而感染。在师先生的带动下,该系列讲座得以顺利开设,在研究生和青年职工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场场爆满。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在得知我所开设这一系列讲座的消息后,找到我们,希望将讲座内容编辑出版。我们就在先生报告的录音基础上整理成文字,请先生审阅,先生逐字修改并校对成文。2014年8月,《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第一卷正式出版,先生讲授撰写的“材料发展与人类进步”列第一章,最近获悉该书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遗憾的是先生己无法读这本凝聚着他老人家心血的书了。 先生一贯主张研究生教育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工科教育应立足国家需求,在工程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有用之才。2009年3月,我和几位所领导一起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汇报工作,先生得知后,也一同前往,令研究生院的领导都感动不已。交谈中先生反复强调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应体现自身特色,应重点支持有重大应用背景和行业背景的领域培养符合产业界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每当先生回所,他不管多忙,都会去研究生部坐一坐,和学生聊天。每次见面,先生都会叮嘱我们一定要坚持培养标准,保证培养质量,了解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关心我所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情况。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工作需要,我能做的尽管找我。 教书育人,谆淳教诲,桃李满天下 先生从1962年开始到1996年,先后在金属物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腐蚀与防护、材料物理4个专业共招收培养了研究生101名,“文革”前招收3名,1978年后招收98名,其中硕士生41名,博士生57名。师先生的学生中有6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82年,以金属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两个相关的研究室整体合并为基础组建了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所),师先生兼任首任所长,当时腐蚀与防护专业缺少博导,于是师先生开始了在腐蚀与防护专业的招生,与副导师联合培养,共计培养了27名研究生,开创了金属腐蚀与防护这一新学科。 先生培养学生,主要把握方向,放手让副导师指导,让学生大胆地探索,主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臧启山是师先生1978年招收的研究生,在先生亲自安排和指导下,先后学习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固体物理学”、“金属材料X射线行射”以及“材料加工”等20余门材料基础课程,引导他走上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之路。 先生一直鼓励学生要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开拓视野,锻炼成长。在20世纪80年代,先生深切感到西方国家科技水平发展迅速,要想赶上他们,必须了解他们,学习他们。因此,师先生根据国内材料研究事业的需要,安排并动员他的研究生出国深造或联合培养。1981年臧启山硕士毕业后,师先生推荐他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福特科学研究中心进修。博士生李守新也是由师先生写好英文推荐信,并经动员送到美国进修。学成后,师先生又去信召唤李守新回国效力。为了让年轻人在国际上展露头角,许多国际会议邀请他做主题报告,他就把这些机会都让给了年轻人。 先生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培养学生方面他也是处处言传身教,爱生如子。正如他的一位博士生韩楠林在纪念文章中提到,1996年博士毕业时他准备去上海,就找师先生推荐他去上海交通大学做博士后。两年后,再次联系先生推荐他去了美国犹他大学。一年后,他又是在先生的推荐下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先生对学生毕业的去向总是装在心里,大到联系单位,小到写推荐信。只要先生认为有利于我国科技事业和学生个人发展,他都会尽心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不仅是金属所的研究生,一些外单位的材料专业学生也常常向他咨询或求助,他都欣然给予帮助。 如今先生的学生遍布海内外,无论走到哪里,一旦学生遇到困难,不管是学术困惑还是生活难题,只要先生知道了,就会想方设法提供帮助。一旦学生回到北京、沈阳都会去先生家里坐坐,先生还会兴高采烈地下厨,做出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坐下来品尝先生亲自烹任的佳肴,师生关系早已升华为了父子关系、父女关系,就是其乐融融的家人。 无私奉献,奖掖后学,开启材料教育新局面 先生一生生活节俭,但在资助科教、奖掖后学方面却慷慨大方。2004年7月2日,师先生捐出“光华奖”奖金50万元作为基金,在金属所设立了“师昌绪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在学研究生。至今已有400余名优秀研究生获奖。师先生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又将全部奖金捐出在金属所设立“师昌绪青年科技人才基金”。该基金于2013年首次评选目前已评选3届。 2004年师昌绪院士向金属所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师昌绪奖学金 获得2004年度师昌绪奖学金的学生与师昌绪院士合影 2009年,金属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合作开办材料科技英才班。按中科院要求,全院11个科技英才班均按各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冠名。经所务会研究建议,将材料英才班冠名为“师昌绪材料科技英才班”,由研究生部联系并征求先生的意见。我本想先和先生秘书沟通一下,再看是否需要准备一份书面的文件呈送先生签署意见,或去北京面见先生汇报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定。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秘书电话,告知先生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说只要你们认为冠名有利于教育事业、有利于人才培养,我就没意见。 2011年9月23日,我有幸陪同先生访问了中国科大,师先生应邀作了题为“在人生道路上”的报告,还与师昌绪材料科技英才班的同学和老师代表们进行了座谈。他从材料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谈起,鼓励同学们要热爱专业、学好本领,针对国家需要,发展能真正用得上的新材料。师先生还向英才班的师生赠送了自传《在人生道路上》一书,并在封面上欣然题词:“祝愿材料英オ班同学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先生是中国科大这批11个科技英才班中,唯一和同学见过面的冠名科学家,在科大师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先生不仅关心金属所的研究生教育,更关注我国的材料学科高等教育事业,他或用获得的奖金、捐款,在高校设立奖学金,以激励优秀的青年人才致力于国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事业,奖掖后学,或在高校兼职、工作。1996年,他将美国高温合金界给他的一笔捐款,转赠给北京利科技大学,设立了“师昌绪奖学金”。2011年,天津大学在企业资助下设立了奖学金,用于奖励材料类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是以先生的名字命名的。2015年9月,湘潭大学首届“师昌绪班”(材料类精英班)开班。此外,先生还是湘潭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名誉董事长,东北大学名誉副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中南大学粉末治金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以及很多学校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等。 先生对我国高校材料学科专业的设置、培养目标与任务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材料学科教育体系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和贡献。组织两院资深院土讨论我国教育咨询项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多项建议,点点滴滴都映照出先生关心教育、热心人才培养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2002年师先生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五十年》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从金属研究所的历史可以归纳出几点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才的培养。金属研究所一直对人才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招收研究生,重点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金属研究所目前的十几位中青年主要学术带头人都是研究生,并且有十余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前4届(1999~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土论文评选中,材料领域共评出19篇,金属研究所占了7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每年评出10~20名,金属研究所几乎年年上有名。如此种种,都说明金属研究所人才培养的成效,这是金属研究所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先生一生在研究生教育事业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大力信导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注重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强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良学风;鼓励研究生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开阔视野: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科研实践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有用人才等教育理念,推动了金属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了金属所今天一批优秀科研人才。先生爱国奉献、高风亮节、教书育人的高尚品格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模,也是我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本文出自于2016年出版的《师昌绪院士战略思维与实践足迹》,作者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部主任) |
文档附件 |
中国科学金属院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电话: 024-2397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