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生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联系我们  了解金属所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人生 回到首页
怀念恩师夏非先生
作者:周延春 2023-05-17            【 】【打印】【关闭

       

 “铝镁砖”发明人之一夏非(右)在指导实验 

  1984年,当时我正读大学四年级,为了多学习一点专业知识,利用暑假我来到金属所。我第一次见到夏非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性格开朗、语言幽默、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向我介绍了很多陶瓷材料的专业知识、有关设备和未来的设想。也就是这次见面后,我选择到金属所学习并在夏非先生的指导下开始陶瓷材料的研究工作。 

  1985年我考入金属所后,国家正在组织全陶瓷的无水冷发动机“七·五”攻关项目,很多单位都在争取这个项目。但由于当时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非常大,而国外也只有样机。夏非先生具战略眼光,他在分析了结构陶瓷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敏锐的提出先不搞大陶瓷构件,而把解决脆性问题、提高陶瓷的韧性作为突破点,做好打基础上水平的工作。他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晶须、纤维增韧陶瓷的设想,在SiC晶须、Si3N4晶须和SiC连续纤维等增强剂,陶瓷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和复合新技术等方面开展先期研究工作。由于我们基础研究工作扎实,首先得到了中科院重大基金的资助,然后又在“七·五”国家攻关项目竞争中一举夺魁,在以后的十几年中,这方面一直成为金属所的优势,在国际上也较有影响。 

  1987年“863”新材料领域项目开始启动,夏非先生根据我所在晶须纤维等增强剂方面的优势提出开展金属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得到所领导的支持,这个研究方向后来得到“863”连续10年的资助,最近在应用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夏先生了解到国外开始利用微波技术烧结陶瓷的信息后立即组织调研开展此项工作,安排他的研究生张劲松负责这个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项目得到了“863”领域的支持,张劲松也同时成为金属所承担“863”项目最年轻的研究人员。后来张劲松除了在微波烧结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外,还在微波辅助催化等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 

  1990年以后夏非先生已经年过70了,但仍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尽全力扶植和培养年轻人,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年轻学术带头人在争取到国家项目资助之前和课题运行中都存在很多困难,为了支持新生长点,夏非先生用自己有限的课题经费给予了支持。比如高温超导是我所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自发干起来的,苏国跃向夏先生谈到面临的困难后,夏先生立即同意给予经费支持。1991年我博士毕业留所后,想开展氧化物纳米粉末烧结方面的工作,当时既无经费又无设备,夏非先生看准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就把他自己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本交给我用。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半年后我获得了“863”的资助,后来这个项目在1997年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发表的有关论文是我目前发表的文章中单篇引用频次最高的。 

  夏非先生积极支持青年人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第一届青年材料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夏先生热情地给予了经费支持。夏先生是我国高温工程陶瓷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名望。一些国际会议特邀夏非先生参加并做报告,但为了使我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辞并极力推荐我们参加。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曾2次在夏先生的推荐下参加国际会议。 

  也许是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夏非先生与年轻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使青年人迅速成长,他不仅为我们选择前沿的研究课题,在论文工作中给予悉心指导,还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我们。夏非先生争取国家“七·五”攻关任务时经常带苏国跃、张劲松和我参加。1986年底项目进行最后一轮在北京论证时,很多报告内容要修改,夏非先生带着我和张劲松住在科学院“二招”简陋的房间里,当时没有好的打字手段,夏先生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我们俩人再抄到表格上。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深夜11点后我们就在招待所门厅的灯光下改报告。恩师孜孜不倦、严肃认真的态度使我们终生受益。 

  夏非先生兴趣广泛、语言幽默诙谐,有时戏称自己“老顽童”,工作之余喜欢唱京戏、下象棋、看武侠小说,生活中经常听到他豪爽的笑声… 

  夏非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左起:谭丙煜、师昌绪、夏非、徐曾基、吴平森、庄育智在北京(1983年) 

    

  (本文发布在2003年《金属之光》总第23期) 

 

文档附件

科学人生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金属院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电话: 024-2397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