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聚焦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3.22】彭章泉 研究员
题目:锂-氧电池反应原理
 
2016-03-17 | 文章来源:先进炭材料研究部        【 】【打印】【关闭

 目:锂-氧电池反应原理

报告人:彭章泉  研究员(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间:322日(周二)9:00-10:30

 点:李薰楼468会议室

-氧电池反应原理

彭章泉 (zqpeng@ciac.ac.cn)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锂-氧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近年来倍受关注[1]。该电池的典型结构为:金属锂负极/溶解有锂盐的有机电解液/多孔碳正极。正极中的活性物质来自空气中的氧气。目前的锂-氧电池普遍表现为能量效率低下,如恒电流充放电时电压平台之差大于1伏,其能量损失主要来自氧气电极反应的过电势。这里, 我们利用现场电化学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锂-氧电池中的氧气电极反应,对氧气电极反应过电势的起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的可行方案[2-5]

  参考文献

  [1] P.G. Bruce, S.A. Freunberger, L.J. Hardwick and J.-M. Tarascon: Nature Mater. 11 (2012), p. 19.

  [2] Z.Q. Peng, S.A. Freunberger, Y.H. Chen and P.G. Bruce: Science 337 (2012), p. 563.

  [3] Z.Q. Peng et al.: Angew. Chem. Int. Edit. 50 (2011), p. 6351.

  [4] Z.Q. Peng, Y.H. Chen, P.G. Bruce and Y. Xu: Angew. Chem. Int. Edit. 54 (2015), p. 8165.

  [5] J.W. Wang, Y.L. Zhang, L.M. Guo, E.K.Wang, L.M. Guo and Z.Q.Peng: Angew. Chem. Int. Edit. 55 (2016), DOI: 10.1002/anie.201600793.

个人简介

  彭章泉长春应化所研究员。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0年7月和2003年12月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分别获分析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4月至2006年1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做洪堡研究员(激光化学),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自由基电化学),2007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英国圣安德鲁大学做研究助理(锂-氧电池),2012年4月起被全职聘为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 基础电化学,(2) 现场光/质谱电化学, (3) 锂-离子/锂-氧电池。

  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 Nat. Mater., Nat. Chem.,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Nano Lett.等刊物发表SCI论文40余篇,论文被SCI期刊引用超过2000次。应邀撰写书籍章节一章。2004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03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运维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