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部门或
项目名称 |
招聘学科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招聘岗位 |
研究方向简述 |
备注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多功能复合结构合金设计 |
创新基地
研究员岗位 |
Ti-TM合金中存在丰富的亚稳相变,深入研究这类相变及固溶体基本性质有助于研制具有多种功能(如超弹性、形状记忆效应、低弹性模量、低泊松比、高阻尼等)的高强度结构合金。拟发展相干势近似与第一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类合金从体性能到各种层次的缺陷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功能特性的物理本质,为设计高性能合金提供支持。 |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材料学 |
透射电镜内电子材料多场耦合行为动态观察 |
创新基地
研究员岗位 |
随着微电子器件不断小型化﹑多功能化,电子材料在多场下的微观行为直接决定器件的宏观功能.本项目利用透射电镜为实验平台,建立多场显微测试技术,对电子材料在多场下的行为直接进行动态原位观察,为从根本上理解电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提供物理依据. |
已到位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亚埃尺度分辩率的材料电子显微学 |
创新基地
研究员岗位 |
在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现有的优良设备以及固体原子像研究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在亚埃尺度材料电子显微学方面具有丰富研究经验及学术成就的国外杰出人才,运用先进表征手段(高空间分辨电子显微学、高能量分辨电子能谱技术)研究新型纳米结构,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纳米表征和测量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 |
已到位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金属材料 |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创新基地
研究员岗位 |
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探索金属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及使役行为,揭示纳米材料结构性能关系,从而发展和完美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理论,研发高性能高使役行为的新材料。 |
人选已定 |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材料失效与保护 |
纳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
创新基地
研究员岗位 |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研究较活跃的领域。纳米材料在应用前必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结构稳定性,这一问题不解决无法保持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其二是化学稳定性,此问题不解决材料无法安全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纳米材料的氧化、腐蚀规律和机理,纳米材料氧化、腐蚀的尺寸效应和纳米材料的防护技术,为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磁性薄膜材料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发展在纳米尺度制备磁性薄膜的技术。研究影响磁性薄膜的结构、磁性能以及电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磁性薄膜形成垂直各向异性微观结构的主要控制条件、磁性材料在低维条件下的纳米复合特性。研究薄膜的厚度、晶粒尺寸、相结构、界面结构等与材料磁性和电输运性能的关系。研究磁性薄膜材料中磁能与电、光等能量之间的转换和效率等。 |
已到位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生物结构材料的力学行为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以生物肢体支撑材料(如骨、软骨、贝壳等)、金属或高分子植入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单向载荷或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可靠性及其变形与断裂机理,揭示生物结构材料在变形与断裂过程中出现的力学问题,探索生物肢体支撑材料高性能的本质与和提高植入替代材料的可靠性,为发展高性能生物结构材料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
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
材料学 |
高温合金先进制备技术及组织和性能研究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熔体的结构及其遗传性对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通过熔体高温预处理,改变高温合金液态金属的结构和特性,减小有序原子团簇的尺寸,增大熔体的无序度,使合金的凝固组织中y'和碳化物弥散强化相尺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改善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为高温合金强韧化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
已到位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
材料学 |
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
人选已定 |
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
材料加工工程 |
先进涂层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发展更高硬度的超硬(大于40GPa)、甚至极硬(大于80GPa)涂层,并具有高温稳定(800oC以上)和自润滑(或低摩擦系数)特性,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本领域的前沿。通过材料设计,结合纳米复合制备技术,目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国际上有许多出色的工作,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少。本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极硬涂层材料设计、纳米复合制备技术、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微观结构(包括缺陷、内应力)、失效机制等研究。 |
|
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
材料学 |
核电站用结构材料的制备和评价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本研究方向拟开展低温、临氢、高压、高中子通量和辐照条件下所用材料的设计和相关制备技术研究及性能的评价,发展新材料。重点围绕我国核电发展所用的关键结构材料,突破其加工技术难点,联合国内生产单位实现我国核电用关键结构材料的国产化。 |
|
环境腐蚀中心 |
材料学 |
高温高压环境中材料损伤与寿命预测 |
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 |
我国在未来15年内要建立40多台百万千瓦级大型核电机组。准确描述材料在核电环境中的损伤行为并开展寿命预测对我国核电站的安全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