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首任所长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卢柯院士,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经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属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享誉海内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能、使役行为及其防护技术,并注重材料制备与加工及工程化研究,形成基础、应用与开发并重的发展格局。在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瞄准国际前沿,解决重大的学科问题;在应用研究领域以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为核心,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金属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金属研究所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与英、美、德、日、意等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国际前沿合作课题研究;有15名科技人员在30余个国际组织(杂志)任职,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有6种。
未来的金属所将凝聚一批国际材料科学精英人才,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具备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技术研究任务,不断涌现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金属所将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根据本所科研布局与学科发展的需要,面向海内外诚聘学科带头人及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学者),欢迎加盟我所共创辉煌。
具体信息如下:
一、学科带头人
招聘岗位:学科带头人,研究员
申请条件:45岁以下,海外知名科研机构获得副教授及以上职位,获得博士学位后有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独立主持过科研项目,在本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能带领团队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学风正派、诚实守信、治学严谨。对具有教授级职位申请人年龄可放宽。
研究方向:1、材料的计算与模拟;
2、生物材料;
3、材料化学;
4、功能材料;
5、聚合物材料;
6、复合材料
二、“百人计划”学者
招聘岗位:“百人计划”学者,研究员
申请条件:40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海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开展研究工作;学风正派、诚实守信、治学严谨。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位的申请人年龄可放宽到45岁。
研究方向:
1、多功能复合结构合金设计
2、亚埃(sub-angstrom)尺度分辩率的材料电子显微学
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纳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5、磁性薄膜材料
6、新型能源材料
7、生物结构材料的力学行为
8、高温合金先进制备技术及组织和性能
9、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10、先进涂层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11、核电站用结构材料的制备和评价
12、高温高压环境中材料损伤与寿命预测
三、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发表的论著目录、论著引用情况及3篇代表性论文;
3、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
4、三位教授级国内外同行的推荐信函;
5、对开展应聘学科科研工作的设想、计划和要求。
四、招聘程序:
1、书面材料评议;
2、通过招聘委员会答辩获得相应岗位聘任资格;
3、到位工作后所长聘任。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沈阳市文化路72号,110016,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人事处
联 系 人: 刘宇翔 关德慧
电 话:024-23971503 024-83978242
电子邮箱:yxliu@imr.ac.cn, dhguan@imr.ac.cn
传 真:024-23891320